第八章潇岚郡主(上)

这日来到思南府,烈日当头,萧羽看了看太阳,指着一家茶馆问叶吟枫:「歇歇脚?」

「好。」叶吟枫看了那茶馆一眼,点了点头,两个人翻身下马,将缰绳系好,一起走进茶馆。

这家茶馆还算乾净,小二也都很勤快,看见叶吟枫和萧羽进门,连忙笑着上来招呼。

店小二将萧羽和叶吟枫带到一张乾净的桌子上,「两位客官吃点什麽?」

「一壶好茶,一壶好酒,再来一些清淡点的小菜。」叶吟枫说。

「两位客官稍等片刻,小的这就去!」店小二接过叶吟枫手里的一两银子,勤快的向厨房跑去。

「你们听说没有,又要和亲了。」这时候,旁边的一个人看了看四周说。

「和亲?经常的事情,朝廷不想打,就要和亲。」旁边一个老者叹了口气,说:「光是和亲的事情,我就听了不少了。」

「鞑靼的二十万大军就在长城外面,我们要是不和亲,不给他们所要的东西,就要攻打长城,直取京师!」一个商人说道:「我本来就是在保定做买卖的,但一听要打仗,只能躲得远远的。」

「这年头,日子也只能这麽过。」旁边一个喝酒的胖子摇了摇头,说:「听说这次和亲,皇帝那几个女儿啊,妹妹啊,哭着喊不去。」

「唉……嘉峪关前泪万行,依然心绪尽荒唐。须眉空有经纶策,反使红颜涤战场。」这时候,一个书生模样的人摇头叹息着。

众人听了这书生的诗,都深深思索。

萧羽倒了一碗酒,一边听他们说话,一边饮酒。

「受够了,与其这麽窝囊,不如上阵杀敌!」这时候,一个男子站了起来,他大约二十多岁,一身锦绣绸缎,话音高昂,身姿挺拔,看样子应该是个练家子。

「上阵杀敌?朝廷不打,你去有什麽用?」这时候,走出一个妇女,大约三十多岁,岁月的沧桑在她的脸上留下了痕迹,却不难看出她年轻时的美貌。店小二看见着妇女,点头问了声好,看样子,应该是这家茶馆的掌柜。

「和亲和亲!年年如此,每次送去的不是公主,就是郡主,要不就是一些宫女丫鬟,这要到什麽时候?」那男子气愤的说着,脑海中不由得回想鞑靼入侵,他娘惨死的景象。

他和父亲一起逃到了思南,本以为可以远远避开,但对於鞑靼的消息,却还是一如既往的关注,恨不能此刻飞到长城,用一身武艺,为他惨死的母亲报仇雪恨,为大明的疆土尽一份力。

谁知道朝廷却躲避起鞑靼来,迟迟不肯出兵,说什麽是为了减少损伤,为黎民百姓着想。每次鞑靼入侵,都要送去很多的财物,包括女人。

「姜平,你不用这样着急,朝廷自古便是如此。」那掌柜的劝说道:「我知道你为母报仇心切,但也要看看眼前的局势,朝廷要打,根本打不过。」掌柜好心安抚着姜平,让他不要太过冲动。

「年年损失财物,年年增加赋税,这样下去,还有能力取得胜利?」姜平心中思索的,尽是母亲死前的话语。报仇……报仇……这二十几年来,他无时无刻不想着这句话,本以为朝廷这次会徵兵,北上抵抗鞑靼,谁知道依旧是老法子,找个女子嫁过去。

「唉,这次和亲的人选,本来是没有人愿意去的,还是北安王自愿献出自己的女儿。」旁边的老者叹了口气,说道:「北安王一直保卫着我大明的疆土,这麽多年了,哪次抗战鞑靼他没有上战场?如果能打,北安王舍得自己的女儿吗?」

老者说着,起身来到姜平身边,拍了拍姜平的肩膀,说道:「孩子,北安王征战多年,连他都点头和亲了,你说这仗还能打吗?」

「我……」姜平一时语塞,不知道该说什麽是好。

每次抗战鞑靼,北安王都是带领手下的部队,冲在最前线,立下了不少的战功,他斩过的鞑靼首级不计其数,这次连他都点头和亲,姜平确实不知道应该说什麽。况且,北安王牺牲的是他自己的女儿。

「北安王的女儿,本来有两位,无奈大女儿已经许配人家,只能让小女儿前去和亲。」老者叹了一口气说:「可怜这位小郡主,据说才十七岁,正是好年华,却要白白葬送在戈壁滩上了。」

「朝廷封了一个什麽潇岚郡主。」掌柜的思索了一下说道:「不过就算是公主又能怎麽样?还不是有去无回?这些年,被送到鞑靼的公主郡主,有哪个回来了?还不是把青春白白葬送了?」

「这年代就是如此,我们能如何?我们平民百姓,只图个太平日子,怎麽……就这麽难?」旁边的商人忍不住叹了一口气,因为战争,他不得不来到南方,把北方的事业统统归零,背井离乡来到遥远的南方,只为图个安宁。

「戈壁葬红颜啊!」老者长叹了一声,想起了那在战乱中被鞑靼掳去的女儿,不由得老泪纵横。

「想当年,我们从老远的北方,一起结伴来到这思南府,就是图个太平日子。可如今,却对北方的战势割舍不下,真希望哪个人能给鞑靼一点教训!」那商人气愤的说着。

「教训?连朝廷都不敢和鞑靼作对,谁又敢去惹?别到时候,被治一个勾结外国的罪名。」掌柜的说。

「潇岚郡主快启程了吧?」老者黯然的问。

「嗯,据说要先到武昌祭拜一下她过世的母亲,然後北上和亲。」商人说。

「唉,这一走就不知道何年何月能再来拜祭了……」老者摇摇头,叹息着说道。

「但愿平安无事。」

叶吟枫听着众人的话,心中若有所思,还有一种不安的感觉,不由得握紧了那根金钗,彷佛一摊手,就永远找不回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