却说太原唐公李渊德高望重,手下兵多将勇,见炀帝出游未归,天下大乱,就更加勤练士兵,渐渐势力强大,就有图取中原之志。

这一日,李渊召李建成、李世民、元吉、元霸,并李靖、长孙无忌、殷开山、马三保等人商量国事,升大殿,即王位。众将朝贺参拜毕,自称唐王,立建成为世子,令元霸为先锋,来取长安。

一路关隘守将,那个是元霸的对手,到处无敌,势如破竹。不几日,得了河西,取了潼关,杀入长安城。

李渊下旨安民,诸将都劝他即刻登皇位,李渊道:「不可。」就立杨广之子代王杨侑为皇帝,尊炀帝为太上皇。这时杨侑才十岁,权柄尽归唐王,此话不表。

且说登州靠山王杨林,闻李渊得了长安,天下大半俱属反王,心中忧闷。即来朝见炀帝,定下计策,要剿灭反王。发下十八道圣旨,会齐天下反王,不论什麽地方的人,都叫上扬州演武。

反王中有武艺高强,抢得状元的,立他为反王头领,必须年年来朝进贡。

这个计策,意思是引诱众反王到来,使他们先自相残杀一阵,剩下的一半,教场里先埋下许多火炮,都用竹筒引着药线,待演武完了之後,点着药线,放起大炮,再打死他大半。其余逃脱的,在扬州城上放下千斤闸,把他们再闸死一半。

再有逃脱的,杨林还有一个继子,叫做殷岳,也有十分本事,同领一支兵,埋伏在龙鳞山,拦住剿杀。宇文成都领大兵,保炀帝在西苑。这旨一下,各处反王并烟尘,及他州外国要夺状元的,纷纷奔扬州而来。

西魏王李密接到圣旨,派了秦叔宝,罗成,裴元庆,王伯当等人也去扬州演武。裴元庆先来找罗玉商议道:「秦大哥我们要去扬州,你不是早就想去那里玩吗?这下可有机会了。」谁知罗玉却淡淡地道:「有什麽机会?我哪儿也不想去!」

元庆有些奇怪的问道:「怎麽又不想去了?我知道了,你是怕兵荒马乱的有危险,对不对?咳,和我们一起去怕什麽?你把马金兰都打败了,还怕去一次扬州?」罗玉道:「我胜了马寨主实在是侥幸,再和她比未必能再赢她。如今越学越觉得自己会的东西太少了。」

元庆说:「罗大哥若没把握得胜,怎麽会叫你去冒险?算了,你不去我也不去了。」罗玉道:「这麽难得的机会,你不去以後要後悔呢。」裴元庆说:「我从不做後悔的事,再说这次天下第一武状元肯定是罗大哥的,我去了也是白去,反正金墉城也要留几个人守着。」

罗玉想了想说:「我先去问问表哥,看能不能让我去,回头再告诉你。」说着起身出了军营。

元庆看罗婵要拦着她,问道:「怎麽?你不想让小姐出门去散心吗?」罗婵道:「你不知道,我家将军怕小姐出事,不许她出城,上次小姐闹着要回幽州,已经把公子惹火了,刚消停了两天,她自己没想起来去什麽扬州,你倒来提醒她。」

元庆恍然大悟说:「难怪她说不想去呢,她回幽州去做什麽?那里已经是夏明王的地盘了!」罗婵道:「你快别说了,小姐的意思,就是要马上回去报仇,夺回幽州,公子却说要等机会,小姐说再等仇人自己先就老死了。」元庆听了笑起来,「罗小姐说的,也有道理」。

罗婵皱了眉道:「你还笑,公子说要去也行,只要把他打败了,小姐爱去哪就去哪,往後再也不管她了。」元庆摇摇头说:「怪不得罗小姐带兵学武这麽用功,也不惜皮肉受苦,可惜她再怎麽学,也胜不了她哥哥。」

罗婵说着眼圈就红了,「小姐总是不甘心,前些日子累的饭都不吃就睡了,她长这麽大,哪里吃过这样的苦?我真怕她这麽练下去,早晚要累垮的。」

元庆看罗婵平时服侍罗玉无微不至,很是尽忠尽职,今日听了她一番话,一片痴心都是为了心疼罗玉,叹道:「你们小姐脾气也够强的,我找机会劝劝她,有你在身边照顾她,再苦再累也不妨事了。」

罗玉来到秦府,径直走到後堂,秦母坐在椅子上念经,叔宝和妻子张氏带了五岁的孩子怀玉正吃饭。见罗玉来了招呼她一起吃,罗玉一一施了礼道:「表哥,听说你们要去扬州?」

叔宝早猜出她的来意,笑道:「是啊,怎麽了?」罗玉道:「我早就想去扬州玩了,表哥,多带我一个人去没事吧?」

叔宝还没开口,秦母忙说:「阿弥陀佛,玉儿,你表哥他们是去考状元,你一个女孩子去那里做什麽?路远不说,如今兵荒马乱的,别再出什麽乱子,还是待在家里吧!」

罗玉道:「舅母,玉儿不会给哥哥他们添麻烦的,我去了逛逛扬州城就回来,也不去看什麽状元,舅母,您看隋炀帝为了去扬州都不惜开河,想来风景必是好的,好舅母,您叫表哥带我去吧。回来玉儿给您抄佛经挂在墙上看。我还会画佛像呢!」

秦母看她撒娇起来,有些心软了,叔宝忙说:「母亲千万别上表妹的当,她不敢去问表弟,却来这里缠我,您要是答应了,表弟非埋怨我不可。」回头笑着对罗玉说:「你想去也不难,只要表弟答应了,到哪里都敢带你去。」

一句话说中罗玉心病,罗玉一扭头说道:「我才不去问他呢,表哥既然不答应,那我就走了。」说着辞了舅母表嫂,叔宝送她出来道:「表妹,刚才守着母亲没敢说,这次扬州考科举,是杨林设下的陷阱,为了要反王们自相残杀,魏王并没派多少人去,带你去太危险,等以後天下太平了,表哥一定亲自带你去扬州玩。」

罗玉道:「表哥,不是玉儿故意要为难你,是元庆说的,我不去,他也不去,元庆向来是争强好胜的,这样的机会,丢了岂不可惜?」叔宝道:「原来是这样,我说玉儿不会这麽难为我嘛,这个元庆,想什麽呢。」叔宝摇头笑起来,罗玉自觉脸发烧,红了脸跑回罗府去。

秦母对叔宝说道:「这个小玉儿,和你姑姑小时候一模一样。」叔宝笑道:「姑姑一家四口,倒有些意思,姑父那麽刚勇的人,许多事情倒听姑母的,姑母因为表妹身体不好,什麽事都依着她,真没见过她那样惯孩子的,表妹天不怕地不怕,偏偏怕他哥哥,你看她想去扬州不去问表弟,却来问我,表弟十岁就带兵打仗,十四岁在大隋排第七条好汉,在姑父面前却是不敢违拗半分的。」

张氏说道:「哪有你说的这麽好笑,我看表弟表妹都十分懂事,表妹更是谁见了谁都会喜欢的,不要说姑母疼爱她,这里也有许多人都喜欢她,就连咱家怀玉也要找表姑去玩呢。」

秦母道:「就是这麽回事,他们那样的人家,凭着大人在家里怎麽娇惯,孩子们在外人面前还是规规矩矩的。」叔宝道:「母亲说的有理。」秦母又道:「可惜这俩孩子都命苦,你姑父姑母先早早的没了,都是为了你他们才落的这样。」叔宝忙站起来解释一番才罢了。

罗玉进门看见罗成夫妇正收拾去扬州的行李,见了她说:「正要去叫妹妹回来呢,可巧就自个来了!」把去扬州的事对她说了一遍,罗玉道:「哥哥一路小心,不要只顾着争功,中了朝廷的圈套!」

说着话吃了饭便回兵营了。罗夫人说:「我看妹妹象有什麽心事,怎麽没说就走了?」罗成道:「不说就对了。」罗夫人道:「有你这样当兄长的,不问也就罢了,还说这样的话。」罗成道:「她心里想什麽,我还不清楚?玉儿想去扬州不是一天两天了,你说能带她去吗?」

罗夫人道:「可也是,她怎麽想去扬州呢?」罗成道:「还是前几年在幽州的时候,那一年冬天带她去你家玩,不知道听谁说的扬州好,念叨好几年了。」罗夫人笑道:「倒扯我身上来了,是有一位扬州的孟小姐正在我家住着,她父亲和我父亲原是旧交,隋炀帝开运河选美女,才到我家住了些时候,如今她已嫁到长安去了。」

罗成道:「若是太平时节,带你们都去也没什麽,现在到处兵荒马乱的,出了事怎麽办?她不说倒都省事,说出来我若不依允,又要哭一场才甘休。你看我如今都没法跟她说话,一说她就跟我着急。」

罗夫人叹道:「玉儿是最懂事的,怕你为难才没有说,你能闯荡江湖,四海为家,不能要求她也和你一样,她还是孩子呢,没了家已经够可怜的了,你还说她做什麽?」罗成道:「你不觉得玉儿变了吗?以前有什麽心事还和我说说,自从来到这里,变的少言寡语的,我都不知道她在想什麽。」罗夫人道:「是累的吧,你就不要再教她什麽枪法了。」

罗成叹口气道:「你也这麽想的吗?我以为她会知难而退,谁知道她竟坚持下来,把罗家枪一百零八招,学了多半了,我怕她学多了私自回幽州,岂不麻烦了。不管怎麽说,幽州是在我手里弄丢的,心里总觉得对不住她,我不在家,你常去看看她,千万别叫她出城,我看她有时候倒听你的话。」

罗夫人笑道:「还用我说?元庆就经常劝她。」罗成看她一眼道:「你怎麽知道?」罗夫人道:「是罗婵告诉我的,还能有假?咱这个宝贝妹妹也该你说说她,人家元庆好心劝她不要太急着学武,怕她累坏了,妹妹不理人家还罢了,有时候还拿话刺人家,元庆这麽性直的人,要是别人说他,早就翻脸了,偏偏咱玉儿说他他也不生气。」罗成听了,不再说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