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窍《十四》领悟

天空又开始飘着雨。

扭伤的脚踝,痛到不知道怎麽形容。这时候,我才想起来,我是骑脚踏车来的。十二月的夜里,雨是冰冷的,但是我没有什麽感觉。我试着迈步前进,但是脚踝随着落地一次,就是吃痛一次。

原本,这样子的状况,下着雨,脚又受伤,照理说,应该是要打电话回家求救才是的。

但我没有。

只是很吃力的,一步一步地移向脚踏车、解锁、牵车,至今我还记得当下的那种痛,不是单纯的因为冷冷的雨,浸蚀手上的伤口。也不是因为沿着裤管流进运动鞋里,湿透了的袜子,不断刺痛的脚踝,每一个动作都痛到想流泪,但是我都忍住了。

不知道为什麽,今晚,我就是想淋着雨回家…

挂上书包,跨上了脚踏车,平衡感还算可以。把受伤的脚踩在踏板上,安置好,调整到一个不太会痛的角度,把车子当成是滑步车一样,用另一只没那麽痛的脚,一蹬一蹬地前进。

经过学校的围墙时,我望着墙上,本来有一股冲动,想要翻墙进去一探究竟,试试看能不能找到什麽线索。但是一来这个念头被雅卿那令人害怕的气势与表情给压过去了,二来,我现在的脚,如果真的顺利地让我翻过去了,我可能会翻不回来。这种天气,这种伤势,不是被冷死,就是痛到休克。万一不幸往生了,跟着那一群老鼠一起,又可能要上报了,还会害得「乩童」校长被记过处分,影响他的退休金,还是不要好了,我跟他无怨无仇的。

可是,当我转身要继续前进的时候,我总觉得有一种被盯上了的感觉,怪不舒服的。

脚踝更痛了。我原本以为冰冷的雨,可以代替冰块帮忙稍微冰镇一下,但是好像没有什麽效果。薄薄的外套,也挡不了什麽雨,我的身上连内裤都已经湿透了。冷痛交杂的感觉,随着一蹬一蹬的步伐,一阵一阵的。於是,我开始规律地吐纳,把意念守着丹田。但是这一段路过去之後,就是大马路了,还有一个全台中市我认识的路之中是最复杂的十字路口(两条大马路交叉十字路口中,还叉了一条大马路的源头)。一边要注意路况,一边要意留丹田,这对我而言,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啊。

开始了规律吐纳之後,身体不觉得那麽寒不可耐了,虽然还是冷。倒是,我试着在一蹬一蹬的过程中,把整个意念给拉到完全不可受力的脚踝试试看。每蹬一次,就冲它一次。就这样子,咦,感觉上好像渐渐地不那麽痛了。等到疼痛感减轻到一个程度的时候,我发现我已经可以用左脚单边踩着脚踏板,再用左脚勾回的方式减少右脚的施力状况,让脚踏车可以保持慢速而平衡地前进。我开心地在雨中大叫『耶~~~~~!!』,只是每次遇到红灯停下来的时候,就还要再起步一次,一开始还是蛮痛的就是了。

我本来想要试着,看能不能再出现当时跟昌哥骑上坡时的那种出窍状态。但是试了很多次,一直都到家了,还没有试出来。虽然心里面有一点不甘心,但好不容易才到家,总不会疯到在这种状况下,还出去绕两圈试试自己的极限吧??

进了家门,老妈已经在楼下等了。她应该等不到我的电话,猜我大概自己骑车回来,只是没想到会这麽晚,担心的表情都写在脸上。但是,我们家就是这样子,老妈什麽也没有多说,只说:『这麽晚才回来,帮你放的洗澡水都凉啦,快去洗澡!!』我不敢让老妈知道,我的手脚受伤了。只好跟她说,『喔,好啦,你先上楼吧,我先整理一下。』老妈看了看我,就自己走上楼去了。

湿透的袜子下,右脚踝肿得跟面龟(*)似的。我小心翼翼地除下我的衣物,就在一楼的浴室清理了一下,然後泡到了浴缸里。浴缸是由老旧的水泥砌成,上面贴满了彩色马赛克小花磁砖。。在1980年代的时候,这样子的浴室在台湾流行过一阵子。泡澡也是我常常在思考时候的习惯。在白雾缭绕的小小浴室里,泡在浴缸中,我仔细地回想了今天晚上发生的事情。

一幕一幕的画面,想到她笑的时候,我在这边自己傻傻地笑;想到她认真的时候,我的心有一种默默的、远远的、心纠结的感觉;想到她对鼠妖的反应,狠瞪我的样子,我到现在还是感觉到背脊凉凉的;想到她对我画的小狗的反应,我真的就松了一口气;想到她一开始来报到点名时候的反应,想到她跟我坐在一起的时候,我到现在的心里还是噗通噗通的;想到我在脚踝扭到的时候,剧烈地疼痛之下,目视着她搭上翻江虎的红色BMW325i,笑着跟我挥手说再见的样子,现在还是觉得心好痛好痛!!想到BMW325i,1992年台湾最新款的BMW,车型代号E36,2500cc直列六缸,马力192ps/扭力24.98KGM,0到100km加速不到9秒的8秒8,原厂安全极速230km/hr…

这一幕一幕的回忆,像走马灯一样,让我有好深刻的感觉。

难道说………??

难道说我真的……??

难道我是真的是天才!!!!!!

这不就是教授说的FPGA模式吗??!!!

当你有深刻的意识输入的时候,你的大脑产生了输出让你的身体立即的改变,所谓的物理性的回应。如果你有无限多组的输入,理当会有无限多组的输出。从输出和输入里面去找出关联性,而不用在乎大脑里面如何去组成。我也许就可能从我现在蒐集到的情报,不论是有意的无意的,而产生自己的推论後的情报。就像看到BMW325i,画面之中并没有这些诸元参数。这个应该是几个月前我看到汽车杂志上的介绍得到的资讯,却在这个时候,跟翻江虎的车子同时出现了,这个是我的脑袋瓜子自己触发的反应,也是自己经过处理而加工後的资讯。

由此可以推论,当你觉得冷的时候,只要你想着火焰,不断不断地想,只要你想得够多够真实,你的身体就觉得热,即便现在真实的状况是冷的;如果你觉得热,只要你想着冰,不断不断地想,只要你想得够多够真实,你的身体就会觉得冷,即便现在的状况是很热的,这就是「心静自然凉」的道理!!原来答案,早就在古人的智慧里面了!!我看着手上的伤口,如果教授说的没错,这一切都只是我自己的想像,只是资讯是从外界经由我打开的感官而来的。那麽我的手上的伤口,就是我的身体「相信」我被咬了以後的真实反应。我仔细地看了一下伤口,它只是整齐地裂开,多像刀伤而不是齿痕,不似有外力破坏。会到现在都还在痛,是因为身体还没有释放掉这个感觉。

所以,以此类推,所有的东西,就是这麽简单!!速读和输入法的原理,只是技巧上的不同,而不是模式上的不同。速读是一种输入,而输入法,虽然叫「输入」法,但它是一种输出。

所有的能力,都要经过练习而来,这一点是逃不掉的。速读的能力和输入法的能力除了练习加快之外,都是在做拆解和重解的工作。你可以做到快速的输入法打字的话,你没有道理做不到快速的阅读。

阅读文字的本身,就是一个无意义变成有意义的过程。差别只是你认得多少文字,代表多少意义。不认识的字,对你就不具意义。如果你认得的字,就算不管是怎麽排列,你的理解能力都可以至少排列猜出七成以上的意思。中打的输入法,不论是仓颉、大易或是呒虾米输入法,都是利用字根来拆解一个字,以减少选字的可能。而注音输入法打不快,就是因为它要选的同音字太多。所以字根记得愈多,可以减少的排列组合数就愈少,打字就愈快。打字快的关键在练指头,十指都可以飞快独立作业的指头,打字也就愈快!到三个月後,你的输入法会从一开始不断地在想字根怎麽拆,到後来变成真的直接就把字给打出来而不需要思考。这跟背琴谱弹琴,这跟雅卿出手拦下橘子一样,都是同一个道理!!

条件反射!!!

所以,速读的原理,主要就是训练两个能力,眼力和脑力。第一个关键在练眼力,一目十行,过目不忘的能力。所谓的「一目十行,过目不忘」,就是把眼睛当成是十指飞快的指头。不是叫你知道『里面』内容,而是要你记住『表面』内容。试着想像一个照相机,先把画面照下来,存到你的脑袋瓜子里,先不要去管相片里面的文字是什麽,而是尽可能的把字给扫完。第二,就是再经由「拆字根」的方式来拆解这个画面,透过理解力的组合,就可以达到至少六七成以上的辨识率。什麽叫做「画面的字根」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用词,大约不就过是四百到八百组,也就是说,多数的文章,就是这四百到八百组词汇的排列组合。一开始也许有一点吃力,但是我相信,就像我们用输入法的原理一样,只要练习三个月半年,一定可以读的跟飞的一样。

只不过,这个前提是,文字的排列组合要是日常用的。若是我拿一本五千字的道德经,给一个一分钟可以读五千字的速读学生试试看,十分钟後,请他告诉我读书心得,我猜他也一定是吱吱唔唔地说不出什麽的!!因为道德经的内容,根本就跟日常生活用字不同。

同样的道理,下盲棋的,珠心算的,他们也不是真的只是一步一步地记起来。而是他们会把「图形化」每一个运算子的过程,透过意识的关联性,而存入他们的记忆,因为这些「图样」对他们有意义。珠心算,如果你给他的是16进位码而不是十进位码;下盲棋的,如果他同时跟完全不会而乱下的人下盲棋,那就跟用速读看道德经,用仓颉或大易打西班牙文一样,全糊在一块儿了。

我猜,一定是教授为了提醒我这一点,才特地安排雅卿来找我,还搭上翻江虎的红色BMW325i。这一切都是张天师的神机妙算啊!!我开心地大叫『耶~~~~~哎呀!哎呀!!喔~~~』我开心地从浴缸跳了出来,根本忘记了我的右脚已经废了,又跌了一跤!!一屁股摔在浴室的地板上!!

好痛!!多麽痛的领悟啊!!!

那…教授,雅卿和翻江虎,又是什麽关系??

《未完待续》

*面龟是一种乡下祭神用的食物。用白面粉和红豆/绿豆馅,上面用红花米弄成红背白底的像乌龟一样的中/台式糕点。没关系,你可以想像成「北海道巨蛋牛奶面包」但是红色皮白色底的版本,差不多就是那样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