蔺韶华无法定义,他们这样算不算熟。

那日丁又甯意外到访,过後两日,他收到署名给他的挂号信,里面是几张VIP电影招待券,以及她的新片宣传剧照,娟秀字迹留言:请帮我转交给令妹,谢谢她的支持

薇霓收到时开心死了,又叫又笑疯了大半天,最後卢不过她,陪她去看了这部片。

基於礼貌,他依上头留的通讯帐号,回了几句客气的致谢语。

又过了一阵子,手机进来一道讯息。

——上节目受伤了,好痛。

并附了张膝盖瘀血擦伤的照片。

他下意识回头再确认一下发讯者。

是丁又甯没错。

她发错对象了吗?

不确定该不该回覆,想了想,她晚一点查看讯息,自然会知道自己传错频,也就搁下未作回应。

过了几天,同样的帐号又进来一道讯息,拍了张手作工艺品。

我在宜兰传艺中心出外景,它们好可爱。你属什麽?

传来的照片,是十二生肖的捏面人吊饰。

本能回了「牛」之後才回神——不对,我回她干麽?

而後,他收到挂号寄来的小牛宝宝捏面人吊饰。

於是他确定,她应该没传错频,这些讯息是给他的没错。

之後她的粉丝团办了小活动,赠出十二生肖捏面人吊饰,他也就觉得,不过是顺手买下来发送的小物,正好算上他一份,应是不必过度反应,大方收下,礼貌回讯致谢便是。

之後,陆陆续续又传了些讯息来,多半是近况,以及一些工作上的小挫折与心情。

他想,她大概是把这儿当树洞了吧。

树洞,没有声音,也不会回应,承装她的心事,权充情绪与压力的宣泄出口,而後,深埋。

她知道,他不是嘴碎的人,也不会有回应,与她的生活、工作没有交集,最是适合作为安静的倾听者。

而她,会在工作之余,顺手带些伴手礼回来,也算上他一份,权充对一名有道德树洞的小小谢礼。

他自己是这麽解读的。无论是与不是,他都不适宜作过多回应。

约莫过了大半年,生活上并无太大的变化,每日规律工作、休息,偶尔听闻她的消息,也都是透过报章杂志,更多是拜他那个追星迷小妹所赐。她不太会提她的工作内容,久久传来的讯息,也只是简单说几句现状,不会有太细节的描述。

一日睡前,接到养母的电话,问生活、问近况,兜兜转转了半天,才得知来意。

「听霓霓说,你认识丁又甯?」

「算不上熟识。」最多能聊上几句,交情什麽的还谈不上。

於是养母告诉他,最近育幼院要办募款活动,想请他问问看,丁又甯愿不愿意来站台帮个忙。

养母身兼会计,他很清楚育幼院的财务状况。一间没没无闻的小育幼院,平日不会有企业与群众的捐款,得不到外界太多的赞助,仅靠小朋友们做点手工艺品、小饼乾义卖补贴,收入相当有限,多年来一直都在困难地支撑着,逢年过节想为孩子们添件新衣暖暖身,都力有未逮。

而他能做的,也只是能力所及补贴点现款罢了。

往年办活动,他们不像大型的社福机构,请得起大明星站台,没有媒体的报导与关注,所得成效亦不大。

他们不是没有试过,但像这种没没无闻的小育幼院,全台湾多不胜数,稍具知名度的艺人,回应通常不会太积极。

这事说来,是挺难启齿的,以育幼院的现况,自是拿不出太好看的诚意邀请她,直接点说几乎就是做公益了,每天行程满档的丁又甯不见得会答应,他们也没有那样的交情,说白了态度还挺冷淡,但养母极少开口请托过他什麽事,他开不了口推拒。

辗转反思,模拟了各种词汇,最後索性伸头一刀,缩头也一刀,直接开门见山,不必绕圈子。

有间育幼院要办义卖活动募款,想请你帮个忙去做公益表演,可以吗?

对方应是在录影,讯息传出去後,并未被读取,直到隔日清晨醒来,查看手机讯息时,一条新讯息静静躺在那儿。

什麽时候?

这意思是?

蔺韶华不甚肯定,这算不算有意愿的意思表达?她甚至没问细节。

他回:月底的那个周末。

这次传出後,很快便获得回覆。

接下来一个礼拜我的行程都排满挪不开,月底的话应该还行,我再去跟经纪人谈一下,我记得上午有个访谈,或许能排开。

蔺韶华看向床头钟,清晨五点。

他一向早起,作息规律,但她呢?

你这时还醒着?

另一头传来张写了「惨」字的躺屍贴图,并道:刚录完影到家,正在卸妆。

先休息吧,不打扰你。

果断地结束通讯。

过了一上午,准备外出午餐时,她应该睡饱了,传讯过来——

我经纪人协调好了,出席活动没问题,你再把相关细节传给我吧!

蔺韶华有些意外,她会答应得如此爽快。

没有条件?

他承认自己很糟糕,不过先小人後君子,总比暧昧不明来得好,若是事後发现两造想法没交集,各自一厢情愿,场面就尴尬了。

有啊,到时我会找你讨。

对方传来嘿嘿邪笑的表情图,再道:放心,你付不起的我不会开口。

果然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。

他叹口气,回:好。

不然能怎麽办?养母都难得开口了,他怎麽样也得「好」啊。

==

作者碎碎念:

甯甯很明显在倒追>///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