袅袅香烟,有如丝线一般缓缓上升,只等秋风,吹起漫山黄叶,亦是顺道将烟吹散;转瞬间,再也看不见。

今年的秋季很暖和,大概会是一季暖冬吧?成都的冬天也不冷;比起朔风可长驱直入的荆州,北方拥有崇山峻岭的益州要暖和多了。

这儿风水又好。瞧,西边一条宛如白练般的小溪潺潺流泄,站在土丘上,不仅能够遥望荆州,也能俯视成都,视野极佳。

这就是他的长眠之地。由他的挚友诸葛亮亲自探勘的风水,主公刘备亲自下令为他造的坟;入殓那天,除了远在荆州的关羽无法亲临外,几乎刘备麾下所有文武要臣全都来此吊唁,送他最後一程。

能得主上如此器重,成都百姓亦是对他满怀感念,又有挚友相送,而这片好山好水将伴他左右;庞统若有感,应该要心满意足了吧。

季苓一身白衣,跪在庞统墓前,献上清茶、檀香,而後恭敬的叩了三个响头。

她这是戴孝,从身上的丧服来看,她,是为了父母戴孝。

庞统孑然一身,别说儿女,就连娶妻也未曾有过;季苓是他生前视如己出的养女;如今骤然辞世,除了朋友、同僚外,与他最亲近的,当属她了。

庞统待季苓如亲生女儿,季苓亦视庞统为亲生父亲般,并侍奉庞统至孝。

了解庞统的人都明白,要不是季苓这个贴心的女儿在一旁替他打理家务,或许庞统最後这段日子走得不会这麽安稳平顺;当初建议庞统远离公务,专心养病的是诸葛亮,但促成这一切的,却是季苓;若不是她大力支持,或许以公务为己任的庞统还没这麽容易就范呢。

点燃香烛,季苓眼眉低敛,彷佛入定般,眼观鼻、鼻观心,就这样静静的跪在墓前;不知情的人还以为她睡着了。

庞统过世,最伤心的人理当是她;只是她像是刻意的,将这份悲伤锁在心头。

问旁人为何得知?只因庞统自断气的那一刻,一直到入殓,她没掉过任何一滴泪。

哀,莫大於心死。

送庞统最後一程的人,是她;亦是她亲手为庞统穿上寿衣,替他守灵。出殡的那天,她全程参与,眼神几乎未离开过装着他的那具棺木,直到最後一坯黄土盖在棺椁上,她才终於像是愿意接受这个事实,犹如断了线的风筝,晕厥过去。

孔明夫妇见之不由长叹,苓这般模样,实与十多年那回—送她亲爹入土—如出一辙;当年解开季苓心结的不是别人,正是这回入土长眠的庞统。

当年解开她心结的人,如今已成过往;还有哪个人能再度解开这结,成为季苓的心药呢?

还有谁呢……

***

「季。」她果然还在这儿。

年轻男子撇了撇唇,迳自来到眼前那位白衣姑娘身旁。

她知道来者是谁,也因为这样,季苓并没分神,仍是专注的跪在墓前,纹风不动。

来者也与庞统关系斐浅;他叫黄澧,是受原来刘璋麾下老臣黄权收养的义子,又因法正举荐而成为庞统的弟子。在庞统患病直到临终前的这段日子,他几乎每天都到庞统那儿报到,即便庞统身体虚弱,几乎无法教导他任何兵法谋略,但他亦是待庞统宛若亲父,不管是喂药、餐食,甚至就连替他擦澡,黄澧也全力以赴,丝毫没有半点怨言。

就某个程度来说,苓应该感谢他,虽然苓自认为自己已足够完全照料庞统的生活起居,不过多一个人帮忙总是方便些;两人为此时常碰面,他个性木讷,总是做得比说得还来得优先。对他,苓虽称不上有些什麽好感,但至少算不上厌恶;这对她而言,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。

黄澧虔诚的向已故的师傅顶了个礼,拿起香枝点燃膜拜,「你已经连续三天来这儿了。」他语气平淡,顺手插了香。

季苓的双肩不由轻颤,她缓缓睁开眼,没搭话,却是暗自横了黄澧一眼。

他张了张唇,原本还想开口,终因她的那记眼神而止了後话。

她再度敛上眼,仍是长跪於庞统墓前。

黄澧索性也跟着一起跪下,学着季苓双手合十;带点赌气的意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