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是小爽双。

有不少和我有相同兴趣的读者会问我,如何写作,如何铺陈故事等等的问题。

於是我决定化繁为简,以条列式向各位说明我写小说时的习惯或是禁忌。

我当然不会要你把我说的话当作圭臬,因为每个作家的习惯不同,同样的写法,有人觉得风格独特,有人觉得是弊病,一体两面。

然而这就是文学,百家争鸣,没有谁对谁错。

废话结束,那麽我开始罗。

1、忌讳无病呻吟,咬文嚼字。

我不喜欢把华丽的词语结合成句子,我认为每个句子都必须要有特别的意义。

初学者(就是以前的我)经常会犯这种毛病,堆砌词句,无病呻吟。

看看我以前干的好事↓

错误写法:序幕已经拉起,我们无力阻止,只能随之摇摆起舞。

(所以你想表达什麽?)

正确写法:道具都准备好了,演员均已就位。决定序幕拉起的时刻,只缺一场意外。

(诗颖要玩展悦,而且已经蓄势待发。)

看出来了吗?错误写法不知所云,完全是为了卖弄词汇量和凑字数来的。

2、词汇量要够,才能抽换词面。

就连我这个英文超烂的大学生都知道,同样的意思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英文单字。

文学亦然,重复的词语会让读者看腻,请增加自己的词汇量,尽量不要在5行以内写出相同的词语。

错误写法:明明听不到心声,那声音却重叠着王源和王俊凯的声音,在我心中诡异地响起。

(声音真多。)

正确写法:明明听不到心声,这句话却重叠着王源和王俊凯的音色,在我心中诡异地响起。

(看起来舒服多了。)

念念看,我相信感觉不一样。

3、视角。

这是我觉得写小说最困难的地方。

初学者在写的时候,经常会有视角错乱的毛病,这很正常,慢慢调整就好。

我独爱第一人称,至今没有用过其他视角写作,也不想。

第一人称「我」的优点,是让读者在阅读时彷佛身历其境;缺点则是必须用大量的番外篇来补足其余视角的不足,《TFBOYS偶像同居日记》即是此种。

神的视角,是一个全能天神看着整个故事的发展,并且对每个角色内心想法了若指掌,优点是让读者的视野完整通透,处理的好甚至没有缺点,例如《如懿传》。

第三人称,是指故事中有一个角色来述说他眼中主角的故事,由於叙述者也是自称『我』,因此有可能和第一人称搞混,这时只要看看主角是谁即可,如果主角不是『我』,那麽这种故事的视角即是第三人称。我能想到的就是国文课本里面的<孔乙己>(叙述故事的是看着孔乙己的店小二),以及鼎鼎大名的《小王子》(叙述故事的是听小王子说话的飞行员)。

我选择第一人称就是因为我独锺那种带入感,盖过了视角不足的缺点,在写番外篇的时候整个又爱又恨哪。

话说,写小说的作家,往往会喜欢真实感(我觉得啦),因此有的小说前面甚至会附上新闻报导(当然是自己掰的,例如樱庭一树《糖果子弹》,李家同<李花村>)或说这本小说是日记、手札(例如太宰治《人间失格》,不过本书算是半自传,真实的成分很高)等等,意图营造出「真人真事」的氛围。

而我虽然也想把《TFBOYS偶像同居日记》营造出这种感觉,可惜逻辑不通。

因为番外篇是「其他角色」的视角,如果这个故事是真的,由我亲笔写下自己的经历,那麽我不可能知道其他人在想什麽,以及其他人在其他地方发生的事。

因此,如果《TFBOYS偶像同居日记》是真人真事,那麽番外篇究竟是那个人真正的想法,还是由我揣摩他们的想法杜撰出来的?

思考这件事情也非常有趣。

4、小说最重要的是角色。

很重要,非常非常重要。

我写小说追求的是人物特性立体鲜明,甚至会让读者对他们产生强烈的情绪。

譬如说大家都在霸凌王逸凯,譬如说大家都觉得诗颖像个小恶魔,譬如说大家觉得展悦很聪明(作者得意笑)。

当你能够毫无障碍地写出那个角色的台词时,就代表角色塑造成功了。

写到现在,每个角色的台词基本上都不用思考,理所当然地,如同他们的个性就是会说出这种话,完全不是我捏造的。举几个例子。

「你知我知大家知,只是装聋作哑,活得真辛苦呀。」

「你怎麽了,脸色好苍白,是被我传染低血糖吗?算了不好笑。」

「你这混帐!王八蛋!你不知道我喜欢你吗!」

「你别闹。」

上面这几句,应该蛮容易就能猜到是哪个角色说的话。

这些都是尚未公开章节的句子,猜对了就是你的XDD

5、创造情节、连接故事、故事时间轴、下标的重要性。

好了,最重要也最实用的来了,所以到底是要怎麽写?

首先,请妄想。没开玩笑,想想各种画面。

可以看影片、听音乐,激发你的各种灵感,以及你对角色的爱。

想到什麽画面,想到什麽好句子,赶快用纸跟笔记下来。

最困难的莫过於将画面化为文字,我在写小说时,也常常因为无法完整的用文字表达心里的景象而觉得非常懊恼。

而奠定文字基础的正是你的词汇量,所以没事请多阅读,尤其是鼓励多看怪书,常常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好句子,好词语。

另外要注意小细节,譬如大家如果是在音乐教室,那麽大门是木制的;如果是在舞蹈教室,大门则是玻璃门,正因为我心里有着宿舍的画面,所以我才能避免前後叙述矛盾的情形。

改天来画个宿舍配置图好了昂,像样品屋一样。

连接故事不同桥段,可以藉由空白、角色的话语、场景的转换、分隔线(最後手段)等等,切记要注意情节发展的逻辑性,以及情感合理的转折,不要跳跃,令读者眼花撩乱。

我很注重这一点,所以我的故事虽然完整,却很难追求节奏性。可以注意我在小说里是如何转换场面,或是连接崭新篇章,虽然我的手法难谓完美,却也是用心已极了。

故事的时间轴正是这部作品最大的弊病,因为必须添加许多番外篇,又必须注意故事章节的连接,往往叙述内容肥大化而造成连载时间拉长。

我很努力地改善这个缺点,但我也相信,我的每个章节都有着要传达给你们的重要事物,没有一个句子是多余的,是我想要表达的太多,想要给你们的太多。

仔细看看每一章,读者们就会发现,章节的标题正是内容的精髓,也是我心心念念要传达给你们的事物。

就像申论题的下标,我在想章节标题时,甚至比内容还要谨慎。

以下举例,附上网路搜寻结果,或我自己写下的注解。

<戈夫曼拟剧论>

拟剧论是从符号互动论中发展出来的、具有自身特点的、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。其倡导者是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(ErvingGoffman),他把社会比做舞台,把社会成员比做演员来解释人们的日常生活。

(出自MBA智库百科)

<吊桥效应>

指当一个人提心吊胆地过吊桥的时候,会不由自主地心跳加快。

如果这个时候,碰巧遇见一个异性,那麽他会误以为眼前出现的这个异性就是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半,从而对其产生感情。

这是因为情绪受到了行为的影响,在吊桥上,由於危险的情境,人们会不自觉地心跳加快,错把由这种情境引起的心跳加快理解为对方使自己心动,才产生的生理反应,故而对对方滋生出爱情的情愫。

(出自MBA智库百科)

<明月之下无繁星>

明月太耀眼,星星全都消失不见。

才能太过耀眼的人们,背後必定会出现阴影。

剩余的大多数人往往只能在其阴影之下,像断翅的昆虫一样挣扎着爬行。

<瑜亮情结>

形容两位杰出人物才能相当,其中一人却耿耿於怀,暗自较量,认为对方比自己还要优秀,从而产生的心结。

可以回头去看看每个章节,其实标题就是我要传达给你的讯息呢。

总之,反覆咀嚼着我的小说,应该可以让你得到许多意料之外的乐趣。

希望跟我一样喜欢写作的你,今後一切顺利。

下次见。

--双重世界(SplitPersonality)2016/10/1211:54PM

*下回预告:

王俊凯番外篇来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