练师?步练师?何若舒懵然一愣。这名字不是先前那声音唤她的麽,她还想怎麽有人取这麽怪的名字……

原来竟是她的?

「舒……练儿谢大人赐名。」虽然被改名实在不太情愿,可她怕这严肃又不苟言笑的大人一言不欢就将她给撵了出去,想想不过一个名字,倒也不是什麽大事。

她可不想继续当小乞丐,最後莫名其妙横死街头……活命重要啊!

不过……练师?德性高超的道士什麽的……真是个特奇怪的名字啊。

见她乖巧答应下来,男子满意地颔首,眼底总算有了几分认同。「好了,我还有些事,你便先好好休息吧。」说罢,他拍了拍吴夫人的肩头,转身便出了房门。

孙家子弟如何能够柔弱?他孙府可不是北方那些娇养惯了的皇族!

吴夫人亦微微笑了笑,「我出去交代些事儿,策儿和权儿便陪练师说说话吧。」

喀地一声,木门被关上,这一会房内便剩下了他们三人,而她便见眼前少年立时踱了过来。

「练师!」见这房里余他最大,少年面上拘谨神色不再,随即开心地步上前来唤她,「练师,以後你就是我孙伯符的妹妹了!你可随权儿唤我大哥。」笑得开朗,他将一旁男童拉过来,拍拍胸膛宣示。

「……孙伯符?」怎麽觉得这名字实在有些熟悉……何若舒困惑地望着他,脑里似有什麽呼之欲出。等等,让她好好想一想……这儿是孙府,孙大人和吴夫人叫他「策儿」,他说他叫孙伯符,又唤旁边的孩子「权儿」──

「是啊,我名叫孙策,字伯符。因时常和父亲见习沙场争战,因此早早便有了字。」以为她是困惑自己为何未满加冠却有字,孙策几分得意地开口回答。军营里的叔叔哥哥们可都说他勇猛直爽,将来定是骁勇善战的将军,且颇有当年父亲的风范呢!

她心里一个喀登。孙策?那那那不是──「你是……孙权?」傻愣地侧头望向男童,她颤巍巍出声。别闹了,步舒的娘说这儿是汉,那这该不是跟她说这里是──

「步姊姊,权儿确实叫孙权,怎麽了麽?」困惑地望着她呆怔傻眼的神情,孙权偏过脑袋,想了想又道:「爹说等权儿大了,就能和大哥一样有字了。」

何若舒傻了。这不是字的问题啊啊!他就是现在没有字,她当然也知道他日後的字是仲谋啊!

生子当如孙仲谋……他可是日後三分天下之一的霸主!

就算历史不算好,但她也断不可能差到连孙家两兄弟都不识──她居然穿到了东汉末年来,传说中的三国乱世!

傻眼地看着眼前两个孩子,她瞪着眼,觉得整个人都茫了。

开什麽玩笑!这玩笑开大了啊啊啊!

「步姊姊?」几分不安疑惑,孙权上前拉了拉她衣袖,「步姊姊,权儿说错什麽了麽?」对她瞪着自己的目光有些惊惧,他想了想,却理不出什麽原因来。

他说错什麽……惹她生气了麽?

「啊?哦、没,没事,我……我是不小心出神了。」乾笑两声,她有些尴尬地扯了扯唇笑,就差没抽搐。幼童版的江东霸主,还有少年版的小霸王……她居然就这麽误打误撞进到了孙家来,到底算是什麽样的运气啊?「呃……权儿,我可唤你权儿?」沉了沉气,她抬眸望他开口。

不行,她得冷静,不然会吓到这孩子的。

孙权见她神色恢复如常,紧张表情也随之舒展了开来,「大哥唤我权儿,步姊姊自然能唤我权儿了。」

微笑地明了颔首,何若舒搔了搔头,「嗯,叫步姊姊,我实在不甚习惯……我的小名是舒舒,若是可以,这麽唤我也亲切些。」才方适应自己从何若舒变成步练师,她听着那声练师实在还不太顺耳,留个小名应当不过分吧?

「也是,父亲刚给你起名字,不习惯也当是常情。」闻言,一旁孙策点点头,随後是朗朗笑开,「舒舒,日後便多指教了!」话落,他有模有样地做了个抱拳的手势。

「那权儿便叫舒姊姊,可好?」抬眸觑她,孙权仍是一贯谨慎乖巧的神色。

「好,权儿和……伯符大哥。」语句微顿,她启唇,心想自己这终究是姓步而非孙,在这里位分便当比他们更低一些,称呼上是该敬重拘谨几分。「练师……多谢孙家收留。」说罢,她吸口气,深深垂首一拜。

无论如何,虽然这运气实在雷得很,但她怎麽说总是终於不用再流落街头……三国乱世,若是随意游荡外头,说不准就莫名其妙地死了。

若非孙策让孙大人救她,她怕是也跟着步舒的娘一起去了……眼下她一时半刻也寻不得回去的方法,便就在此暂且安身吧!

反正她记得,江南一带……应当还算安宁吧?

然而她却不知,从她成为步练师的那日起,属於她的命运齿轮,早已悄悄开始转动……

◇◇◇

孙府的主子,孙权孙策之父,姓孙名坚,字文台,是为乌程侯长沙太守。

中平四年,公元一八七载,孙坚平江南乱後,几年短暂安逸,又是迎来公元一九零年董卓之乱。

公元一八九载,中平六年,灵帝驾崩,太子刘辩继任,不久便为董卓所废,陈留王刘协继任为帝。其後一九零载,初平元年正月,关东各诸侯以袁绍为首,起兵讨伐恶贼董卓。

孙坚原便不常在府,此次更参了此战。为使其无後顾之忧,孙家移居庐江以避祸,孙府便以长子孙策及吴夫人为是。

「吃子!」

得意洋洋地扬开笑意,何若舒抬眸看向少年,单眉轻挑,「伯符大哥,你又输了。」

孙策见眼前棋局大势已去,称颊哀叫了一声,「练师,你也对大哥手下留情些啊……」

时初平元年,孙坚出征,孙策坐守江东,时年十五,在江南各地结交不少贤士好友,已有几分威名。

而吴夫人腹里孩子倒真出了个女娃,还是双生子──其女小名便唤作尚香,而子名为孙匡,是为孙家第四子。

於是至此,孙家便有四子二女。长姊长於孙策,早嫁於弘咨,少回娘家,三子为孙翊,时年方三岁。

春末暖色怡人,比照北方战事不断,江南一带便显安宁了些。兴是如此,孙家教育一向颇为严厉,不论男女皆须习武学谋,不得有半点松懈。

何若舒在孙府原来当是同伴读书僮般的地位,只是吴夫人待她好,孙策孙权亦将她当作家人,她算起来,在这孙府也算是备受礼遇……

话虽如此,习武练剑之事,她倒也半点逃不掉──孙策时常带着她和孙权一同习武,但因她还提不起剑,便专攻弓术。书房里头满满皆是孙子兵法之类的书籍,她感叹幸好这琴棋书画她还懂棋……至於书法,她毕竟是中文系,写是不成问题,只是实在算不上好看。

而传说中穿越女拿来拐帅哥的琴和画嘛,她不是才女,自然是一窍不通──她就算会背诗词也不能说啊,她脑子里记得的可大部分都是唐诗宋词来着,要说了,以後那些诗人靠什麽吃饭?

「大哥,棋局如战场,不谈放水的。」正色扬扬眉,她轻笑,稚嫩面庞稍长,已有了几分少女的味道。

闻言,孙策有些无奈地瞧她。怎麽总觉得她实在有些早熟得过分……「人小鬼大的丫头,就这能让你拿来说嘴!」伸手恶意地揉乱她发丝,他哼了哼声,随即满意地听见少女哀号起来:

「孙伯符!你又弄乱我头发!」抓着头顶的大掌大叫,何若舒气得炸毛。她年纪尚幼,这发髻虽然小,但很难整理的他知道麽!

「哼哼,我这是教你礼让哥哥──」

「大哥!」

清亮童音叫唤传来,他俩停了手,齐齐侧过头去,看见那儿孙权一身青绿袍子往他们奔来,「大哥、舒姊姊,公瑾大哥来了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