逝者已矣,太君丧事行过七七,便当了结。

那些曾服于万松堂的仆从,除周妈妈和紫衣为遵太君遗命还留在穆卿身边,其余尽数都已另投新主。

周妈妈精通俗事,紫衣细心周到,难得的是二人皆忠诚可信,把她们赐给穆卿,不可不谓太君之用心良苦。

“暖心,什么时辰了,怎么还不服侍奶奶就寝!”

“妈妈您可来了,快帮着劝劝奶奶罢!打酉时起,她手里的书本就不曾放下。”

“婢子见时辰不早了,多次想服侍奶奶梳洗,可都被奶奶拒了。”

周妈妈一听即明,旋即叹气言道:

“自庙里回来,奶奶便心事重重,本就不爱说话,如今太君走了,更是整日整日的不说话。”

“罢了,我去劝,好在她还看重我这老脸,总不会拒绝我。”

“正是,正是,老太君走了之后,您在奶奶面前就是最说得上话的人。”暖心频频点首道。

暖心的这口恭维,周妈妈听了,面上却无甚欢喜,徒有黯然已。

“奶奶,老奴可进?”

“妈妈,请进。”

周妈妈躬身掀开帘子,步入内堂。

“奶奶,夜了。让老奴伺候您就寝罢。”

穆卿没有当即起身,只是打量她许久,才淡淡问道:

“妈妈,你可愿随我搬出万松堂?”

“老奴愿意。”

“那方府呢?”穆卿又问。

“奶奶想离开…离开方府!”

“使不得!”周妈妈失声大呼。

“此念万万不可有!奶奶请听老奴一言,葛府那老太君早就去了,您继母昔日连您生母留给您的嫁妆都敢扣下,回去必不会有好日子可过。”

“我没想过回葛府。”穆卿否认。

葛家的情况,穆卿在刚来的那几个月就已经摸清楚了。有那样一位继母在,也难怪方老太君宁愿关她在佛堂,都不愿送她回娘家。

“自立门户…那更使不得。出了方府又不回葛家,便是弃妇,这世道没有门庭照拂的女子,哪个能得善终?”周妈妈斩钉截铁道。

穆卿点头算作听过,放下手里书卷转而走去净房。

“先就寝罢。”

看她不像是会就此罢休的样子,周妈妈心里揪着,似有数万只蚂蚁再爬,欲再劝上两句使其打消念头,又恐言多必失徒增她厌烦。

此种心情至其退出内室仍未消减半分,她忧心忡忡地退出与等在庭院的暖心等人回合,紫衣瞧着她脸色不对。

“出了何事?妈妈脸色看起来不好。”

周妈妈脸色凝重的看了她一眼,紫衣便心领神会,对身边的两个小丫鬟吩咐道:

“暖阳,去给奶奶守夜罢。”

“暖心,先回住所替妈妈把被褥铺好。”

等二人走远,紫衣同周妈妈行至廊中:“这是怎么了?”

“紫衣,老太君果然料事如神,奶奶她……。”

“奶奶亲口同你说了,她要离开方府?”紫衣的反应倒比周妈妈镇定了许多。

周妈妈摇头:“她问我,可愿随她离开万松堂,离开方府。虽未明说,其意也知。”

紫衣问:“那你的意思?”

“离开万松堂是可,离开方府则不通。”

紫衣点头,显然也十分认同周妈妈的看法:“是这个理。”

“紫衣,若真劝不住奶奶,那太君的手书我们……”

未待她说完,紫衣蓦地举手打断。

“谁!是谁在那儿!”骤然得见,廊外石座似有一人,紫衣不禁大声吼道。

闻声,那人徐徐站起,虽是背光,却不难看出此人身形秀挺高颀。

须臾,廊灯下,果有一男子行出!

乍观其一身墨色劲装英挺威武,腰间除却一根鸦青色革带外再无旁物,且鬓发一丝不乱束于脑后,人显得格外干净利落。

及近,与之相对的,却是一双复杂难明的星目。

“二老爷!”周、紫二仆惊道。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<TBC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