裴絮坐在檐中,用手压住狂跳不已的心门,脑中不停反复絮念着,他亲了我,他亲了我。

脑中一片空白,怎么也想不清楚是双唇相接是如何发生的,只好一下一下深呼气,平复心情。

好不容易回到府上,想马上告诉宝燕这件疯狂事,通宅找遍都不见她人影,一问才知道她去置办佛诞用的物品了。

裴絮在庭院里来回踱步,觉着站也不是坐也不是,索性拿着铜剪修剪院中花枝,想着想着又走了神。

“小姐,郭公子惹你生气而已,你也不用拿一屋子的花草撒气吧。”

宝燕走到裴絮身边,拿走她手上的铜剪,摆弄起被剪得乱七八糟的盆景。

“宝燕,你可算是回来了。”

宝燕终于回来了,憋了一下午的话终于有地方可以发泄了,一把抓住她的手臂。

“你怎么这么激动,难道!你们不会这么快就。。私定终身了吧!”宝燕语气带点怒意。

“呸呸呸,才不是呢。。。不过,他。。他。。。”

“他什么?”

“他。。。”

“他怎么你了!小姐你不用怕,要是他敢欺负你,我,我宝燕这辈子和他没完!”

“不不不,就。。就他,他偷偷亲了我。。。”

“那。。呃,那,那。。。”

宝燕顿时语塞,本来都准备好要骂郭彦启乘人之危,手段下作之类的,话冲到嘴边,转念想起自己不也偷偷趁着裴絮喝醉做过同样的事,瞬间没了声讨他的立场。

“他。。。他还伸舌。。。舔。。舔我。吓得我马上跑回来了。”

“什么?!太无耻了!没想他居然色胆包天,明日他要是还敢上门来,我非用扫帚把他赶出去不可!”

“你别这么生气嘛,也。。也没那么严重吧,我,我就是当时有点吓到了。”

“你还替他说话,哼。”

宝燕开裴絮转过身背对她。

“好了好了,宝燕,我们不如忘掉这件事吧,假装没有发生过?”

“小姐,你。。你不会还觉得挺高兴的吧?你。。我不理你了。”

宝燕快步走开了,留下裴絮独自一人。

“宝燕,宝燕。”

裴絮皱眉,莫名其妙,吃亏的明明是自己,怎么反而是宝燕生气了。不过说完心里倒是舒服多了,低头看见一地的残枝绿叶,突然兴起,用脚把绿叶扫成一支羽箭的形状,蹲在地上望着叶子笑出声。才意识到自己好像还真的挺高兴得,傻笑着用力捂了把脸,赶紧站起来,踢散了叶堆,匆匆走开。

明月高照,裴絮走到宝燕房前,敲了敲她房门,把白天买的银簪送来给她,替她对镜插到发上。

金太俗,玉太雅,银簪倒是恰好与宝燕毓秀耐看的脸衬得相得益彰。

“芙蓉不及美人妆,水殿风来珠翠香。宝燕你不用点珠画翠,单单一只银簪就够好看的了。”

裴絮靠着梳妆台两手一撑,坐到台上踢着腿。

宝燕望着镜中,想来逢年过节老爷和小姐都会送些首饰镯子给她,自己一向不爱这些叮叮当当的小玩意,但这簪子,仿佛是为她量身定做的一般。

簪上的飞燕就像自己,链尾坠着的银叶就是裴絮,永远连在一块。

“你可要每天都戴着哦~”

裴絮话还没说完,宝燕就把簪子从头上取了下来。

“怎么了,你不喜欢吗?”

“不是,我很喜欢,我要把它好好放着,珍藏起来。”

“宝燕~簪子就是买来戴的,藏起来别人怎么欣赏到呢,你要是喜欢,下次我见着更好看的再买来送给你就是了。”

裴絮坐在台上笑弯了腰。

“小姐你别管我,我就是要好好藏起来。”说着真的站起了身,四处寻找包银簪的手帕。

“好吧好吧,你爱藏就藏吧,我要回去睡了~晚安。”

“噢对了,小姐。你别忘了过几日就是佛诞了,我们要到相国寺派浴佛水。”

“知道了,小老太婆。”

裴絮走到后院,本想直接回房,后又绕回前堂,走到裴立本的书房。

屋里依然空荡荡,已经足月没见到爹了,什么时候回来也不说一声,为官的人都这么忙吗,连家都不能回。

宝燕吹了灯,又忍不住从床上爬起来,重燃了灯芯,把荷包里的银簪拿出来,对的灯光,来回摇动玉珠,越看越欢喜。

看够了再装回袋中,把小袋子放在枕边,笑意吟吟重新躺好,才心满意足闭上了眼。

这夜对宝燕来说是个良夜,对郭彦启亦然。

二哥郭彦明回到府中,便找他谈论了走马临邛的事宜。

大大出乎郭彦启的意料,二哥居然替他谋到了邛州知事一职,虽说上任成都府远不及留任京官威风,但官职上却是连升两级,明晃晃的虚降实升。

“二哥,出任知事一事是不是还需多加考虑。我涉入官场也不过三年。。恐怕。。。”

“彦启,你又来了,我说你可以,你就肯定能胜任无虞,何故总是妄自菲薄,况且二哥我虽然身在京中,但临邛那边早就已经替你搭通天地线,又有什么可担心的,二哥还等着你早日独当一面的,你倒是要学学人家新党那位风头无两的弄潮儿。”郭彦明举起面前瓷杯喝了一口。

“况道崇?”

“你别忘了,骑射赛魁首是被谁夺了去的,还有百戏那事,若不他暗施横手,你现在至于要退让临邛吗?此人处处坏我好事,总有日我要叫他十倍奉还。”郭彦明语气平和,但攥紧了手中瓷杯,咬实了后槽牙。

“二哥。。”

郭彦启没见过哥哥这副表情,他永远都是笑脸迎人的,眼下咬牙切齿的模样甚是陌生,满腹推托的说辞也开不了口。

郭彦明又换上招牌笑脸,问及他与裴絮之间的进展,得知两人已经表明心意,对弟弟赞扬有加,坚持让他先成家后立业,等临邛之事尘埃落定后,便要同他到裴府登门拜访。

说起来简单,父母之命媒妁之言,只要裴老爷点头首肯,两家马上便能成其好事。

郭彦启心想,既然自己与裴絮是情投意合,理应也让她提前知悉,只是今日惹得佳人生气,还是先缓缓罢,等调职一事板上钉钉再作计较好了。

案上放着裴絮替他包扎的酡颜色的丝帕,仿佛也散着淡淡香味,角落还绣了个絮字。

郭彦启想起裴絮以前也送过一个香囊给自己,打开衣橱找了许久,却没有找到。

也许真的是想找时找不到,要等你不找了,它才会突然冒出来吧。